加入收藏
邮箱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首次公开展出

    发布时间:2018-04-25

          4月21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在福州开幕。作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首批启动的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之一——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项目首次在会议上展出,并正式发布其“沿途下蛋”的第一个成果——地面信息港,露出其服务数字经济建设的“冰山一角”。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按照“天基组网,地网跨代,天地互联”的思路,以地面网络为基础、以空间网络为延伸,覆盖太空、空中、陆地、海洋等自然空间,为天基、陆基、海基等各类用户活动提供信息保障,将人类的网络空间提升到一个新的维度。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项目按照“科技创新、网络建设、应用服务”三条主线来统筹有序实施。在科技创新方面,形成一整套技术体系,引领技术创新,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在网络建设方面,构建高轨、低轨、临近空间、地面网络互联融合、覆盖全球的一张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在应用服务方面,全球商业运营,提供全时全域信息服务能力,形成“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产业新形态。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项目系统性强、工程宏大,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能够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更好地服务民生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落实重大项目“沿途下蛋”机制,边出成果边应用,先行开展地面信息港建设。

        地面信息港是重大项目应用服务的重要载体,是空间信息服务的枢纽,汇聚多源异构时空数据,有机融合“网络+遥感/地理信息/定位导航”等信息,衔接信息资源与用户需求,提供数据处理与加工环境,基于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软硬件设施,提供工厂、托管、仓储等多种信息服务模式,聚集行业专业力量,集散行业信息应用产品。地面信息港像是一个舞台,是一个窗口,借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通联天地、通达四方,将成为信息产品、人才和相关产业的聚集地。

        据介绍,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地面信息港,重点建设“1+1+N”工程,包括建设一套安全可靠的公共基础设施,打造一个兼容共享的服务开放平台,形成N个智能高效的行业典型应用。

        建设一套安全可靠的公共基础设施,基于中国电科龙云平台打造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存储环境(分布式超算中心+数据中心),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时空数据处理的计算和存储服务。政府、企业、个人将可以像日常生活中用水用电一样,按需使用地面信息港的计算、存储服务。并且这套基础设施将提供比行业更高级别的安全保密等级,平台自主可控,基本上免去国家信息泄露、个人隐私曝光的困扰。基础设施依托电科龙云平台,建立信息服务、安全保密、运维管理、时空基准等服务节点,为全网授权用户提供跨网系端到端透明传输、资源共享的按需服务、体系化安全保密与抗毁、资源综合运维管理和高精度时空统一保障等功能。

        打造兼容共享的开放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将在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搭建一个集时空信息的原始数据、处理算法、通用产品、专业产品、开发环境于一体的平台,致力于打通空间信息服务从数据源头到应用产品的全链条。除提供广泛的专业的数据、齐全信息产品服务,更为广大时空信息业内人士提供的一个开放的研发环境,打造一个集贤汇智的社区,共同推进平台进步乃至时空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将依托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设施,广泛汇聚多源异构时空数据,动态集成行业模型软件资源,灵活组合数据处理加工环节,按需提供个性化差异信息服务,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虚拟资源服务、平台功能服务、数据应用服务、软件应用服务等多模式的应用服务。

        形成多个智能高效的典型应用。中国电科将以地面信息港为载体,整合专业通信、卫星导航、遥感测绘等领域的优势单位的技术研发能力与权威部门提供的核心数据资源,面向交通、旅游、环保、民生、农业、应急等需求,为各类用户提供基于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时空大数据信息服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该项目相关负责人称,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地面信息港是一个开放的工程,欢迎社会各界一道,共同参与地面信息港建设,打造国家空间数据服务体系,助力“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中电科)

联系我们 | 人才招募 | 入会流程 | 专委会简介 | 最新政策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1号恒欣商务大厦413室 电 话:010-68215601 邮 箱:yjwl@cnel.cn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应急物流网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152号

京ICP备130058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