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京东无人仓世界级标准发布:超强智能大脑自行决策 效能提升10倍
发布时间:2018-05-25
-
新民晚报讯(记者 金志刚)今天,京东物流首次公布了无人仓的世界级标准。这标志着,由中国物流人自主研发的无人仓智能控制系统,正在开启全球智慧物流的未来。
京东于去年10月投用了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在“双11”订单高峰的压力下,无人仓从入库、扫描到打包、分拣、出库所有环节均有序进行。在这个无人仓中,操控全局的智能控制系统,为京东自主研发的“智慧”大脑,仓库管理、控制、分拣和配送信息系统等均由京东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个系统均由京东总集成。
京东首次公开的无人仓建设标准是“三极”“五自”和“一优”原则。三个“极”:极高技术水平、极致产品能力、极强协作能力;五个“自”: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自诊断、自修复;一个“优”:成本、效率、体验的最优。
京东物流首席规划师、无人仓项目负责人章根云认为,要读懂无人仓的标准,必须从“作业无人化”、“运营数字化”和“决策智能化”三个层面去理解。
作业无人化方面,无人仓要具备三“极”能力,无论是单项核心指标、还是设备的稳定性、各种设备的分工协作都能达到极致化的水平。京东无人仓创造了多个单项指标的行业纪录。其单日分拣能力达到20万单,40000平米的仓库内各种机器人多达上千台,智能设备使用密度之高世所罕见;同时,无人仓使用了自动立体式存储、3D视觉识别、自动包装、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各种前沿技术,兼容并蓄,实现了各种设备、机器、系统之间的高效协同。
运营数字化方面,无人仓要具备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自诊断、自修复的能力。无人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最能体现其智慧化的地方,并不是其按照指令进行操作、执行的能力,而是其自主决策,判断,纠错以及自我修复的能力。运营过程中,与面单、包装物、条码有关的数据信息要靠系统采集和感知,出现异常要自己能够判断。比如,在无人仓的大型分拣区,300个“小红人”(自动分拣运输机)井然有序的进行取货、扫码、运输、投货,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依靠视觉识别和智能导航技术,“小红人”能以最优线路完成商品的拣选。出现常规故障,小红人能在短短30秒内自动修复。无人仓“智能大脑”能在0.2秒内为“小红人”计算出680亿条可行路径,并做出最佳选择。事实上,运营的数字化,就是为无人仓装上“大脑”“眼睛”“胳膊”和“腿”,使其变成一个强大的“人工智能”。
决策智能化方面,无人仓要能实现成本、效率、体验的最优。无人仓大幅度的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效率是传统仓库的10倍。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仓储是核心环节,无人仓的智慧化,在于能够驱动上下游的协同决策,它的数据能让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的配送做到更及时的响应,快速地决策调整,进而形成整个社会的、全供应链的共同协同、共同智慧化。
京东无人仓标准得到行业专家的认可。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副会长王继祥表示:“京东无人仓世界级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无人仓技术已经从自动化阶段进化到智慧化阶段,通过运营数字化、决策智能化和作业无人化,京东无人仓实现了物流系统的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并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实现迭代升级,创造了智慧化无人仓的典范。在B2C领域,由于商品品类繁杂,配送需求多样,建设无人仓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关键在于建设一个能够自己决策的‘智能大脑’。而京东创造性的解决了这一世界性难题。”
热点新闻
- 我国拟修法明确:划分空域应当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
- 西安工大破解应急物资配送三大痛点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