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智慧港口:以科技引领南沙港“智慧”升级
发布时间:2018-08-03
-
蓝天白云,碧水浩荡。繁忙的南沙港三期,码头一望无际,集装箱密密麻麻而又整整齐齐地排在一起。现场鲜见工人,生产作业却“行云流水”。
传统印象里,集装箱码头是这样的场景:装卸工人熙熙攘攘,桥吊司机在离地颇高的驾驶室里,紧张地操控。现在呢?桥吊司机从室外来到室内,从窄小空间来到了宽敞舒适的远程操控室里,码头引进的自动化系统会自动规划作业路径,绝大部分工作由设备自动完成;桥吊司机只需面对屏幕,动动手,即可同时操作三四台机器,让码头上如“钢铁侠般”的轨道吊机,像夹娃娃一样将巨大的集装箱又准又稳地放下或抓起……
南沙集装箱码头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0月,南沙港三期引入的半自动化设备完成试运营。“以前,司机要在离地40多米的操作间工作,容易疲劳,吃饭、上洗手间都不方便。”工作环境对年龄、视力等要求高,也导致招工难;经过自动化改造,用工条件放宽了,码头运营效率大大提升,员工工作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自动化改造,可以说是南沙港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一个缩影。
如今,世界各大港争相发力,试图在自动化、智能化升级上占据制高点。世界各大港口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科技创新的竞争,在技术上掌握主动是枢纽港建设的重要基础。
南沙港提升港口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要加快进度。目前,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南沙港仍有提升空间。对标上海洋山港、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等,还存在距离,对比鹿特丹港、新加坡港等国际先进港口更是差距不小。南沙港三期的经验将在一、二期推广,南沙港四期则将更进一步,建设全自动化码头:未来在码头现场桥吊上不再有司机,无人驾驶的集装箱卡车将灵活自如地在码头内穿梭往返……
南沙港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在自动化改造上以更大投入加快进度,赢得战略主动。
以自动化改造为切入口,南沙港还要在技术突破上下更大功夫。因为在集装箱业务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上,诸多港口仍在探索。其中涉及装备制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的应用与融合,不是一家企业、一项技术就能搞定,而必须做好统筹协调,加强资源整合。在这方面,广州有一定基础和优势。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前布局,形成集聚;在装备制造领域,更是有着坚实基础,等等。今后要整合更多资源、要素,进一步理顺各方技术、资源合作机制,进而对标先进,加强技术攻关,力争智慧港口建设弯道超车,走在前列。
自动化码头是未来港口建设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将直接影响广州在全球航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事关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水平。期待南沙港不断加快速度、加大力度,着力提升港口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技术升级持续刷新广州港货物吞吐量的纪录。
热点新闻
- 我国拟修法明确:划分空域应当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
- 西安工大破解应急物资配送三大痛点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