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增强底线思维 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发布时间:2021-01-26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等七种能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近年来,我国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受住了多次重大突发事件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应急管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着力加强系统性风险防范,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坚持底线思维,强化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急管理部门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应急值守,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我们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增强做好应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年轻干部干字当头,实干为先,自觉担负时代重任,在应急管理风险防控中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增长本领才干,做到在各种突发事件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做好科学预判,练就火眼金睛。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同时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要强化防胜于救的理念,健全双重预防机制,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建立重点风险清单,落实分级管控措施,强化联防联控,完善风险辨识、评估、决策和协同防控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制度,严格实行隐患闭环管理,实现重大隐患分类判定、挂牌督办、及时“清零”,做到“底数清、责任明、措施硬”。
完善应急体系,锤炼应变本领。我们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要认真贯彻“两个坚持,三个转变”要求,推进专项应急预案编制,做好应急预案衔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辅助决策等新技术,加强专业应急平台建设,促进跨地区跨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处置;强化关键应急能力建设;加强应急物资保障,构建统一指挥、快速响应、协同联动、安全可靠、平急结合的应急运输保障体系,形成应急管理合力,成为应急工作的“行家里手”,做到“见招拆招”。
吸取经验教训,善于总结提升。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是一块试金石,检验了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和应急处突能力。突发事件也是一面镜子,能照出我们的差距和不足,我们要健全应急处置评估和重大事故、重大险情调查制度,在应急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好经验、好方法,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队伍建设,开展技术研发,配置专业设备,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应急能力,真正做到“吃一堑长一智”“打一仗进一步”。
(来源:《旗帜》2020年第12期,作者系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水运局局长)
热点新闻
- 我国拟修法明确:划分空域应当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
- 西安工大破解应急物资配送三大痛点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