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邮箱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构建“全灾种、大应急、多层次”预案体系

    发布时间:2021-02-21

        应急预案是及时、有序、有效开展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为适应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需求,推动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应急预案体系,日前市应急管理局组织修订了《西安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印发全市执行。

        《办法》是加强我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我市应急管理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将推动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办法》以科学严谨、精准施策的态度,着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本着“全灾种、大应急、多层次”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思路,确定了应急预案管理的相关职责与任务;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我市机构改革和应急预案管理的实际,充分吸收和采纳了近年来应急预案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对现行应急预案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重新界定应急预案管理内容

        《办法》管理内容增加了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的内容,使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节。充分考虑政府及其部门与单位和基层组织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上的分工不同,确定了市应急管理局为市级应急预案的管理责任主体,市级部门承担本部门、本行业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这里的市级预案包括市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和部门预案,市级应急预案管理部门只负责市级应急预案的管理,不负责区县、开发区应急预案管理,单位和基层组织的应急预案由其应急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充分体现了应急预案“分类指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进一步规范编制程序

        《办法》对应急预案编制的机构、风险分析、征求意见、专家评审、审批备案和修订等程序进行了规范和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应针对本行政区域多发易发突发事件、主要风险等,制定本级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编制规划,要求预案制定牵头单位应当组成预案编制工作小组,吸收突发事件应对主要部门,共同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办法》强调加强风险分析与评估是做好应急预案编制与修订的基本前提,要求在预案编制前开展风险分析和应急资源调查评估,只有做好本地区、本单位的风险分析和调查评估,掌握第一手资料,掌握第一时间可调用的应急队伍、准备、物资等应急资源,才能真正解决预案内容过于原则,无法操作的问题。

        吸收借鉴先进经验做法

        《办法》在对近年来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其他城市应急预案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预案编制的内容上,针对不同各类的应急预案,编制时应各有侧重,使应急预案编制的思路更清晰,针对性更强;对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作出了具体规范,解决了应急预案编制“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的问题;在应急预案备案的基础上,对应急预案的抄送事项也进行了明确,确保了应急预案体系之间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办法》要求应急预案演练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实战演练、桌面推演等方式进行,对不同层级、不同预案的演练频次、范围、方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体现了应急预案管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补充完善相关条款

        《办法》明确了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的7种情形,包括有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上位预案发生变化的,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面临的风险或其他重要环境因素发生变化的,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预案中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在突发事件实际应对和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应急预案制定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力求通过应急演练、检查评估等形式,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修订、更新和完善。

        建立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制度,落实应急预案管理具体责任。《办法》指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制定出台指导基层组织应急预案编制的指南等规则,针对生产安全、食品安全、校园安全、环境污染事故等,由相关部门制订符合行业实际的行业性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实施办法。

        《办法》对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的经费保障作了进一步明确,将应急预案规划、编制、审批、发布、演练、评估、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预算统筹安排,确保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经费使用目标明确、内容清晰、使用规范。

联系我们 | 人才招募 | 入会流程 | 专委会简介 | 最新政策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1号恒欣商务大厦413室 电 话:010-68215601 邮 箱:yjwl@cnel.cn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应急物流网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152号

京ICP备130058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