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全国政协委员吴希明:构建自主可控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发布时间:2021-03-10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吴希明——
构建自主可控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我国突发事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高危害性的特点,为满足‘全灾种、大应急’的需要,要加快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步伐,加强国家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着力补齐大型救援飞机和直升机缺乏等短板,规划建设一批航空应急服务基地和直升机起降站点,尽快形成与综合应急救援任务相适应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吴希明结合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建议加大投入、构建自主可控的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在吴希明看来,资金投入有限、国产装备不足,是当前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常规应急救援资金采用预算制,虽然资金额度逐年增加,但总额仍然偏低,导致航空应急救援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难以满足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的服务保障和使用需求。”吴希明表示。
此外,吴希明表示,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以中小型直升机为主、少量大型直升机及小型固定翼飞机为辅,现有装备以进口装备为主,国产装备较少。“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特别是大型救援飞机明显不足,制约了应急救援综合水平的提升,与构建新时代国家应急救援体系要求不相适应。”吴希明说。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支撑力度
针对当前我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存在的不足,吴希明建议分步骤进行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他认为,短期要加大对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的攻关力度,全力以赴形成自主设计和自主研发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从外部引进相关装备作为补充;中期以我为主、自主创新,基本形成自主可控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长期要致力于提升航空应急救援装备的先进性,全面形成自主可控的航空应急救援体系。
热点新闻
- 我国拟修法明确:划分空域应当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
- 西安工大破解应急物资配送三大痛点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