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加强全民防灾应急教育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21-08-05
从当年的汶川、玉树地震,到去年大规模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再到近段时间牵动人心的河南省洪涝灾害等等,给社会公众的防灾应急意识与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
既然如此,人们的防灾应急水平究竟如何?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个人的防灾应急能力,当满分为10分时,受访者平均给自己打出6.7分。调查显示,49.7%受访者会留意防灾应急知识,但不会运用;更有2.9%受访者表示不会留意,也没这个意识。
加强全民防灾应急教育,事关公民个人及其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相关地区灾害损失能否得以及时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它某种程度上也体现着社会治理水平的高低。事实上,对于防灾应急教育,社会公众普遍持欢迎态度,从上述调查来看,98.5%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在全民中开展防灾应急教育,其中74.9%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有必要。有鉴于此,作为各地防灾应急部门,亟须进一步采取有力举措,努力提升全民防灾应急教育成效。
推进防灾应急教育,首先应加强灾难认知科普,提高应急意识。近年来,各种各样的防灾教育使人们颇获教益,不过仅此仍嫌不足,还必须在技术层面更进一步。举例来说,我国的预警信息如今是越来越精准了,这些预警信息既要供专家和政府了解,同时,也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及时传递给社会公众,使之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身将面临的灾害风险。像专业术语“降雨量达到多少毫米”之类的预警,目前对大多数老百姓而言尚未形成直观概念,今后,就是要通过相应科普教育,使多数人学会正确解读一些基本的专业术语,明白灾害实际影响,尽力消除疏忽麻痹心理,进而及时有效采取应对措施。
推进防灾应急教育,还应开展防灾技能培训,提升应急能力。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将防灾应急教育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常抓不懈。通过法律保障、规范指导、行政推动、财政支持,构建起实用性强、多主体、多层次、立体式的防灾应急安全教育体系,自上而下全面提升各地灾害应急教育水平。除此之外,要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扎实推进防灾应急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将专业知识讲解与实际操作演练结合起来,不断提升整个社会的防灾应急能力水平。
推进防灾应急教育,不能忽视了灾后心理干预。通常情况下,重大灾情不仅会产生重大损失,而且,还会对受灾群众的情感、心理方面造成巨大打击,因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十分必要。各地社区、单位、学校等应尽可能设立心理服务站点,为需要的人提供心理辅导。政府及社会相关部门也可适时组织心理志愿者队伍,有针对性地深入到受灾群体当中,帮其解压纾困,使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及早打开心结,重新振作起来,积极面对生活。
周慧虹
热点新闻
- 我国拟修法明确:划分空域应当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
- 西安工大破解应急物资配送三大痛点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