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交通运输部: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 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发布时间:2022-01-20
-
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乔雪峰)近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此,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综合规划司司长徐成光指出,《规划》牢牢把握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这一新定位,围绕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总目标,部署了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等各项工作。
徐成光表示,补短板,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规划》提出了推动新建综合客运枢纽300米以内便捷换乘,实现通三级及以上公路的乡镇比重达85%左右,强化冷链运输一体化运作等举措。
强弱项,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规划》提出了加快出疆入藏等战略骨干通道建设、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等举措。
扬优势,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规划》注重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际性枢纽集群全球互联互通水平和辐射能力。《规划》提出了推进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能航运建设等举措。
徐成光表示,长期以来,交通运输行业坚持服务人民,在涉及重大民生领域时,做到在资源配置上优先倾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满足、在要素条件上优先保障,实现了交通运输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快速增长,有力有效增进了民生福祉,成为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领域之一。“2021年,预计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约3.58万亿元,同比增长3.1%,既为巩固我国经济基本盘贡献重要力量,也有效服务保障了民生领域。”
徐成光指出,“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部将继续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顺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兼顾基本需求和多样化需求,推动运输服务多元化、品质化发展,逐步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体措施有:
一是提升均衡性。推动西部地区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70%,推动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超过85%。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持续巩固拓展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成果。进一步改善轮渡通行条件,方便边远地区群众日常出行。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到2025年,在全国推广100个左右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二是提升便利性。完善枢纽集疏运体系,到2025年,实现沿海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超过70%,枢纽机场轨道交通接入率达80%。加快发展旅客联程运输,将在50个城市组织开展旅客联程运输试点。普及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应用,努力推进一站购票、一票通行。
三是提升经济性。持续优化运输结构,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规范交通运输新业态、新模式价格管理,健全巡游出租汽车价格形成机制,深化道路客运价格市场化改革。落实物流减税降费措施。
四是提升多样性。引导和规范网约车、共享单车、汽车分时租赁健康发展。加快运输旅游融合发展,鼓励道路客运站拓展旅游集散服务功能。
五是提升人文关怀。强化对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的交通运输服务保障。
热点新闻
- 我国拟修法明确:划分空域应当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
- 西安工大破解应急物资配送三大痛点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