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善待货车司机,让物流“畅”起来
发布时间:2022-04-14
对于已经出现疫情的城市,畅通物流通道,就是保障物资供应的“生命线”;对于尚未出现疫情的城市,守好物流通道入口是疫情防控“保卫战”的重要一环。我们既需要“畅通”物流,又需要“阻断”病毒,该如何做到两全?
“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三天下不了车”“路不通没活干”……连日来,多地货车司机上演“人在囧途”现实版,处境令人揪心。他们本该在高速公路疾驰、走村串镇,成为物流链的关键一环,却因道路受阻,正常生活生产都被阻断。物流系统如同人体的血液循环,哪怕是一根小血管不通畅,都可能引发全身的大问题。
司机大哥们不容易,大家一起想想办法!
疫情“拦路虎”给物流畅通出了难题,最大的难就是“左右为难”。物流系统本就是全国一盘棋,自扫门前雪只会满盘皆输。然而,隐匿的病毒传播快、波及广,不得不防;物流通道联系的是民生保障、经济运行,又不能不畅。一时间,与病毒的博弈战在物流通道上陷入胶着状态。
对于已经出现疫情的城市,畅通物流通道,就是保障物资供应的“生命线”;对于尚未出现疫情的城市,守好物流通道入口是疫情防控“保卫战”的重要一环。我们既需要“畅通”物流,又需要“阻断”病毒,该如何做到两全?
一些地方对过往货车“严防死守”,背后的情由不难理解。但有的过于简单粗暴,擅自阻断或关闭公路,在高速公路主线和服务区设置防疫检查点;有的一刀切,凡是外地车辆,不管青红皂白,即便健康码是绿码,即便行程轨迹上没有带星标识,一律不让下高速。物流通道不仅保障民生,还是维系企业生产、进出口贸易的命脉,一旦通道阻断,经济发展就可能面临“失血”。抗击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只顾一头,并不符合中央相关精神。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不得随意限制货运车辆和司乘人员通行,不得以车籍地、户籍地作为限制通行条件,不得简单以货车司乘人员、船员通信行程卡绿色带星号为由限制车辆船舶的通行、停靠。
针对货运物流管理,既然粗暴的办法不能用,简单的办法不顶用,那么就要以变应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探索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
回顾此轮疫情暴发以来的陆路运输情况,有很多问题就是因为有大局观、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想办法、找出路才得到解决。
比如,货车司机做不了核酸不能上路,上海不仅在港区、园区设置核酸检测点,还在市内设置专门针对货车司机的核酸检测点,后续各地在高速公路、闸口也开始设置核酸检测点,“做不了核酸”的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又如,核酸结果出得慢,导致货车司机等候时间长,各地又针对性地提高了货车司机的核酸检测速率,减少大家等待的时间。再如,上海港为了方便集装箱卡车司机在长三角地区通行,将行程码、核酸等信息集中在一张通行证上,简化司机进出港区的手续。
疫情防控艰巨复杂、困难重重,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才能出实招、真管用。而哪怕是点上的、局部的改进,只要能让群众少犯难、少受罪,都是十分值得的。
疫情防控是场持久战,堵在物流通道上的疫情“拦路虎”还有不少。比如全链条货物消杀、大仓和物流园区管控、人员流动信息上报共享等等。只有将“拦路虎”一一扫除,才能打赢这场保民生的疫情防控战。
疫情当前,请珍惜每一辆疾驰而过的大货车。它承载的可能是一个社区的紧缺物资,也是一个家庭的谋生希望。做好防疫消杀、畅通货运通道,为司机师傅送一份平安和温暖,也给城市的安全运转多添一份保障。
疫情的考卷,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必须以变应变、逐一应对。各地应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通知精神,将保通保畅的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及时纠偏,优化防疫通行管控措施,尽快为货车司机解决“困”在车上的难,保证全国物流运行顺畅。同时,一些治标更治本的工作也要跟上。如尽快建设城市应急供应链保障体系、加强区域协同调配、加快数字化供应链建设等。
来源:新华社
热点新闻
- 我国拟修法明确:划分空域应当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
- 西安工大破解应急物资配送三大痛点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