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国资报告 | 专访中国物流集团总经理廖家生:发挥“国家队”作用,引领物流行业畅通高效运转
发布时间:2022-04-25
-
发挥“国家队”作用,
引领物流行业畅通高效运转
文 · 本刊记者 刘青山
现代物流体系在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出“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向险而行,通过创造无接触配送等新方式,为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以及复工复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上俄乌冲突、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影响,中国物流行业复苏压力较大,并进一步制约了经济稳增长。
4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出席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时部署十项重要举措,要求努力实现“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
挑战当头,央企率先破局。
作为物流行业的“国家队”,中国物流集团组建以来,牢记“服务现代流通、保障国计民生”的使命,一方面积极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注入力量,助力“中国制造”不断链、全球物流不断线;一方面助力行业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解难纾困,打通运行堵点,助力“毛细血管”通畅、市场主体稳定。同时,中国物流集团还通过参与国务院组织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等渠道,为保障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建言献策,积极发挥行业“国家队”的应有作用。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物流集团在保障物流畅通方面的举措和经验,《国资报告》记者对中国物流集团总经理廖家生进行了专访。
廖家生:俄乌冲突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我国物流业稳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今年1—2月,物流业总体延续复苏态势,但3月份形势急转直下,物流业景气指数由2月份的51.2%回落至48.7%。疫情导致全国高速公路流量明显下降,4月上旬比2021年同期下降40%,道路运输不畅问题突出,公路运力面临总体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的双重压力,运力紧张、运价上涨。物流仓储面临“出不去、进不来”的问题,仓储成本高企,一些企业甚至出现“爆仓”现象。由于俄乌冲突升级,中欧班列存在断路风险,国际航空货运通道受阻,航空运价较前期增长2倍以上,基本重返2021年同期水平。当前,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CCFI)突破3100点,较2020年平均值增长2.2倍。
在此背景下,中国物流集团积极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注入力量,助力“中国制造”不断链、全球物流不断线,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压舱石”“稳定器”作用。一是全力保障钢铁、汽车、机械装备等制造行业重点客户供应链稳定。例如:某钢铁集团华中、华东、华南区域钢材运输组织受疫情影响较大。公司迅速制定应急预案,与客户提前沟通生产计划,充分预留运输时间。在以公路运输为主的物流服务中,通过固定保供车队、点对点直送等方式,最大程度保证客户生产;同时,采用公路转为铁路、水运模式保障运输,沟通协调铁路局、引航局、港口等单位,确保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江海联运、公铁联运等各节点无缝衔接,提高了运输时效,保障了客户供应链正常运转。二是保障国际物流通道通畅。克服防疫政策收紧、俄乌冲突导致国际通道受阻、物流成本上升等困难,如期完成中信重工出口矿机、中铁建俄罗斯莫喀高速等国际物流项目任务。针对深港跨境陆路运输运力大幅下降的问题,研发“粤港跨境通”平台,打造“深圳蛇口-香港屯门、青衣”供港物资水运新通道,通过“陆转水”使流程效率提升70%。截至3月底,发送货物2.9 万余吨,有力保障了香港防疫及生活物资供应。
中国物流集团华贸物流
保障香港防疫及生活物资供应
廖家生:4月16日,国资委召开视频会议通报中央企业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时,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要求,中央企业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既要努力实现高质量稳增长,还要积极促进经济循环,以稳链补链固链为牵引,加快打造畅通、安全、高效的物流运输通道,全力保障供应稳定。更要认真落实国家助企纾困等政策措施,着力稳市场主体、帮中小企业,积极优化产业生态。
中国物流集团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国资委部署,积极保障国际国内物流通畅的同时,奋力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今年一季度,中国物流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利润同比增长30%以上。
同时,中国物流集团上下游合作方共计86万家,其中,中小微企业及自然人占比近98%。今年来,我们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抗疫情、助小微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严格落实租金减免政策。对集团所属的交易市场、物流基地等物业的中小微企业租户减免房租,预计2022全年减免租金1.4亿元、惠及5900户。二是为个体司机提供“预付运费”供应链金融服务。今年一季度提供运费预付服务超过21万单,预付金额超过7亿元,预计全年预付超过100万单、25亿元。三是关心关爱司机群体。包括:第一时间收集更新地方防疫通行政策并反馈给客户与司机,前往高速口为司机送上泡面、矿泉水等物资,安抚司机焦虑情绪,向确诊的平台签约司机发放慰问补贴等措施。
在我们看来,一方面,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在驱动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制造业供应链稳定是稳增长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是我国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也发挥着独特作用。因此,中国物流集团将稳增长和助小微都作为企业的重要使命,高度重视,均衡发力。
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疫情影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中国物流集团均能第一时间通过陆、海、空物流体系及“智援”应急物流调度系统,积极主动加入到抗疫救灾驰援行动中,提高救援物资运输效率。在铁路物资供应领域,下属单位长期承担着全国铁路的柴油、钢轨应急保障任务,成功处置了各类极端灾害天气造成的用油告急险情,确保突发异常事件期间路内大维修、基建钢轨供应平稳有序。
为进一步提升应急响应水平,我们一是制定应急协调机制。根据下属单位职能定位,制定应急协调机制。从组织架构上确定不同应急情况下的归口管理部门及协同配合部门,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工作流程,根据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分级设置相应等级及其响应措施。二是加强应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三是及时整合培训相关专业人员,能够在灾害发生以后实现快速整合和调度。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中国物流集团及其所属单位一是期待充分融入国家应急物流体系,实现应急物流与市场化物流相结合,真正让“平急结合”落到实处。二是期待充分参与应急物资储备和新增战略物资储备任务,为国家应急物流和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贡献力量。三是期待获取更多特许资质,比如危险品运输储存、航空货运牌照等。
廖家生:中国物流集团作为综合物流领域“国家队”,肩负着“服务现代流通、保障国计民生”的职责使命。我们有如下优势:一是规模优势。中国物流集团收入规模排在全国物流企业50强榜单前三名,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和物流节点城市的完备物流仓储资源网络,海外网点辐射全球主要经济体。二是能力优势。中国物流集团拥有丰富的业务形态,在供应链集成服务、国际班列代理、大宗商品期货交割、多式联运和仓储网路、国际货代、智慧物流等领域优势明显。三是技术实力。中国物流集团拥有的铁路燃油配送系统(CROSS系统)是全国铁路唯一的铁路燃油供应链管理及燃油整备作业管理信息平台;“网络货运平台”“应急物流调度系统”和基于称重的物联网系统,引领智慧物流发展。四是拥有优质的资产基础,为未来进一步实施资本运作、优化资产结构、布局物流资源,服务新集团发展、服务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中国物流集团还存在比较明显的短板弱项。如海外物流网络不健全、部分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先进物流技术应用不充分等。近期,公司已启动海外物流网络布局规划编制论证工作,将完善海外物流基础设施和国际物流通道建设;组建投资运营和资产管理两大平台公司,实现资源的有效聚合和要素的合理流动;成立中国物流集团研究院,加强科研经费投入,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行业研究分析能力。
廖家生: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集中度低,行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全国共有超107万家企业,中国物流企业前十强收入总和占物流业总收入比例不足8%。
中国物流集团作为中央企业物流业务专业化整合平台,致力于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各方合作共赢的物流生态圈。一方面,强化供应链组织者作用,加快推进资源整合平台、投资平台、数据平台建设,发挥物流实体网络、数字网络优势,加大社会物流资源整合力度,在更多细分市场发挥龙头引领作用,稳步推动提升产业集中度;另一方面,与中小微企业共存共生,无论是股权合作还是业务合作,都不以“控制”作为单一目的。同时,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小微企业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帮扶小微企业生存发展。
廖家生: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其中,专门一部分讲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应该说,在当下的关键时刻,这样一个影响深远的文件发布,对提振市场信心、明确发展路径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中国物流集团的“十四五”战略规划与《意见》所提的相关政策措施高度契合。中国物流集团将聚焦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加快构建物流实体、物流数字两大网络,推动全要素整合、全方位创新、全球化发展三大重点工程,加快建设资产资源、投资运营、科研创新、供应链金融四大平台,重点打造综合物流服务、供应链集成服务、国际物流服务、物流设施综合服务、物流生态服务等五大业务集群。着力发展To B端专业物流、民生物流、特种物流,融入产业链循环,促进建设统一大市场。同时,坚持党建引领,持续优化组织体制,健全市场化机制,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夯实基础管理,完善风控体系,保障集团持续高质量发展。
end
热点新闻
- 我国拟修法明确:划分空域应当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
- 西安工大破解应急物资配送三大痛点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