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加快建设江苏现代高效应急物流体系
发布时间:2022-08-09
-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交通运输设施、物流站点等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应急物流是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以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是国家应急保障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江苏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为从容应对严重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在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面前,我省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还是暴露出一些短板问题,具体体现在:应急物流资源配置存在薄弱环节,应急物流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应急物流体系数智化水平不高等。加快建设现代高效应急物流体系,对于江苏更好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从省域层面系统优化应急资源配置调度水平。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在平时、使用在战时。当前,江苏在应急物流体系建设中还存在分散式库存布局不完善、对内调度优化和对外联结不顺畅等情况,加上信息引导不及时导致物资供应出现地域性中断,还会引发其它次生危机。以问题倒逼改革,江苏要切实加强省域统筹,聚焦民生保障和社会正常运转,加大区域物资短期分散式库存建设,联合物流企业和协会建立起应急物资作业队伍,以多方协同、快速响应为原则建立一个科学完备高效的应急物流服务体系。
加快应急物流服务质量标准化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是统一规则、统一标准。应急物流更是如此。2020年,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江苏印发了《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办法》。但在具体的落实实践中,“一地一策”现象仍有发生,或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物流中断和阻塞。对此,江苏应进一步从物资种类、运输方式、城乡区域、物流流程和突发事件管理要求等多维度着手,建立和细化应急物流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做好应急物流服务人员的统一培训,以标准化的应急物流服务要求,推动不同地区物资流通互认,切实破除物流跨区域堵塞问题。
加快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在应急物流领域的应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在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现代高效应急物流体系同样需要数字化来赋能。虽然江苏在物流领域的新技术研发和运用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数字化+物流”还没有有效覆盖省内大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政府主管部门、银行、保险、物流园区和企业等物流信息也还没有实现有机衔接、共建共享。对此,江苏要大力建设基于数字技术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确保物流信息可跟踪可追溯;要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应急物流服务体系,实现应急物流服务网络的动态优化和路径选择的智能化。
构建应急物流公共服务的支撑保障机制。全国统一大市场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服务。应急物流体系必须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也必须规范用好公共服务资源。对于江苏而言,要从公共服务供给角度统筹协调好各运输方式间、通道与枢纽间、干支线之间、设施与服务间、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传统设施与新型设施间、平时服务与急时保障间的有效衔接,加快形成与应急消费需求相匹配的应急物流服务体系;要高度重视应急物流体系的“神经末梢”,健全完善基层人员参与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打通应急物流“最后一百米”。
(作者为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院长、江苏现代物流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热点新闻
- 我国拟修法明确:划分空域应当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
- 西安工大破解应急物资配送三大痛点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