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以更大政策力度加快流通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3-02-06
-
进一步提高政策支持力度,推动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与完善,实现从要素供给到商品消费的城乡、区域循环畅通
建设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市场供需循环,有利于激活国内即期消费,创造未来消费,挖掘潜在消费,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过去三年,为减轻新冠疫情对供需循环造成的不利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精准施策,有效解决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出现的“堵点”“卡点”问题。比如,通过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支持保障重点行业产业链稳定运行;通过免征快递收派服务增值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措施,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开展帮扶,确保市场供需循环畅通;支持重点地区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引导地方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激活国民经济循环的“毛细血管”,等等。此外,积极推动降低市场主体房屋租金、用水用电用网等成本,对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给予减免……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利当下、益长远,不仅有效地稳主体、稳增长,对加快后疫情时代产能复苏、消费回暖,提升市场运行效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国生产流通消费正呈现全面复苏的态势。接下来,当乘势而上,进一步提高政策支持力度,推动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与完善,提高国民经济循环效能。
在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方面,要逐步扩大财政政策效果。根据《“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和商务部有关规划,我国将健全冷链物流设施体系,推进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构建冷链物流骨干网络,切实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销售“最后一公里”等问题。为此,去年中央财政已通过设立服务业发展资金来引导地方统筹推进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接下来,要密切完善项目管理,严格资金监管,强化绩效考核,总结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等经验成果,推动工作成效由点到面拓展,加快形成农商联系更为紧密、产销衔接更为畅通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
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破了要素流动的阻碍,各类流通渠道的合作共享也能大大降低渠道体系建设及运营维护的费用。财税政策可通过鼓励流通企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企业间的合作共享,来进一步提高国内供需循环流通的效率。比如,通过开展财政专项补贴、减免税费等手段,引导各类流通企业加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接纳与学习,提升流通企业对外服务和对内管理的数据化和智能化水平,积极促进流通企业间的合作共享,加快流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发展。
优化政策帮扶,还可以通过“财政+金融+产业”等组合方式,为物流业从业机构和人员提供普惠信贷支持和政策性保险保障服务,促创业、稳就业,推动货畅其流、人畅其行、资金融通更加便利。
现代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更大力度推动高质量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将促进从要素供给到商品消费的城乡、区域循环畅通,不断激发“中国大市场”的源源生机活力,更好造福中国和世界人民。(李 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热点新闻
- 我国拟修法明确:划分空域应当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
- 西安工大破解应急物资配送三大痛点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