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邮箱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紧抓新时代新机遇 加快推进广西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3-11-07

      广西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十三五”以来,广西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79亿元以上。为积极稳妥应对各类重大灾害事故,广西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救灾资金、应急物资的投入,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但是,由于我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基础弱、底子薄,特别是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与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近日,国务院决定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项目建设,我们要紧抓新时代新机遇,以推进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为契机,加快提升我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保驾护航。

      强化协同联动,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制机制。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要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完善我区应急物资保障顶层设计,推动应急物资实现集中管理、统一调拨、统一配送;建立健全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席会议机制,明确数据共享、信息沟通、统一调度、协同保障工作方式,统筹全区应急物资的调配调用、协同保障和应急联动,确保关键时刻应急物资调得出、用得上,有效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强化库点布局,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基础。当前,我区应急物资储备库布局不够优化,基层应急物资储备库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不高,库容不足、层高不够、管理滞后等问题十分突出。要结合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按照灾害特征类似、地理位置集中、覆盖面积相当的原则,打造以自治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库为龙头、区域性应急物资储备库为骨干、市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为基础、乡镇应急物资储备点为补充的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在桂北、桂中、桂南、桂西北、桂东南建设5个自治区级区域性储备库,支持市、县、乡、村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为防范化解极端洪涝、台风、地震、干旱、低温冷冻、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突发事件打牢防灾备灾基础,全面提升应急物资保障的快速响应能力。

      强化实物储备,建立高效安全可控物资供应网。机构改革以来,我区累计调拨救灾物资40余万件,应急救助受灾群众超250万人次,确保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但是,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实战需求出发,当前我区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单一、品类规模与风险特点不匹配、基层实物储备能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要结合广西灾害事故特点,分级分类建立抢险救援保障物资、应急救援力量保障物资、受灾人员生活保障物资等三大类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建立更加安全可控的应急物资保障供应网;要充分发挥专项国债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作用,推动全区应急物资实物储备规模基本满足启动一次自治区Ⅱ级应急响应的保障需求。同时,建立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新模式,深化与大型电商物流企业在应急物资采购、应急物资仓储管理、应急保障大数据、运输资源调度、点对点配送等方面的创新合作,实现应急物资的快速匹配和调拨优化。

      强化快速调运,建立高效有序应急物流系统。要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突出优势,建立政府、军队、铁路航空、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应急物资快速调运体系,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12小时将首批应急物资运抵灾区。加强应急物资运输绿色通道建设,建立应急物资优先通道和快速通行、快速通关机制,建立区内高速公路应急物资和应急队伍运输免费通行制度。推动应急物资指挥调度平台、仓储智能管理系统建设,为应急物资生产、采购、储备、调拨、运输、配送、发放、回收、征用、捐赠全过程全链条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撑,有效提升应急物资管理效能。(来源:广西新闻网)

联系我们 | 人才招募 | 入会流程 | 专委会简介 | 最新政策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1号恒欣商务大厦413室 电 话:010-68215601 邮 箱:yjwl@cnel.cn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应急物流网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152号

京ICP备130058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