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紧抓新时代新机遇 加快推进广西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2023-11-07
广西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十三五”以来,广西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79亿元以上。为积极稳妥应对各类重大灾害事故,广西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救灾资金、应急物资的投入,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但是,由于我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基础弱、底子薄,特别是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与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近日,国务院决定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项目建设,我们要紧抓新时代新机遇,以推进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为契机,加快提升我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保驾护航。
强化协同联动,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制机制。要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要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完善我区应急物资保障顶层设计,推动应急物资实现集中管理、统一调拨、统一配送;建立健全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席会议机制,明确数据共享、信息沟通、统一调度、协同保障工作方式,统筹全区应急物资的调配调用、协同保障和应急联动,确保关键时刻应急物资调得出、用得上,有效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强化库点布局,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基础。当前,我区应急物资储备库布局不够优化,基层应急物资储备库专业化、标准化水平不高,库容不足、层高不够、管理滞后等问题十分突出。要结合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按照灾害特征类似、地理位置集中、覆盖面积相当的原则,打造以自治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库为龙头、区域性应急物资储备库为骨干、市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为基础、乡镇应急物资储备点为补充的四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在桂北、桂中、桂南、桂西北、桂东南建设5个自治区级区域性储备库,支持市、县、乡、村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为防范化解极端洪涝、台风、地震、干旱、低温冷冻、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突发事件打牢防灾备灾基础,全面提升应急物资保障的快速响应能力。
强化实物储备,建立高效安全可控物资供应网。机构改革以来,我区累计调拨救灾物资40余万件,应急救助受灾群众超250万人次,确保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但是,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实战需求出发,当前我区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单一、品类规模与风险特点不匹配、基层实物储备能力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要结合广西灾害事故特点,分级分类建立抢险救援保障物资、应急救援力量保障物资、受灾人员生活保障物资等三大类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建立更加安全可控的应急物资保障供应网;要充分发挥专项国债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的作用,推动全区应急物资实物储备规模基本满足启动一次自治区Ⅱ级应急响应的保障需求。同时,建立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新模式,深化与大型电商物流企业在应急物资采购、应急物资仓储管理、应急保障大数据、运输资源调度、点对点配送等方面的创新合作,实现应急物资的快速匹配和调拨优化。
强化快速调运,建立高效有序应急物流系统。要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突出优势,建立政府、军队、铁路航空、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应急物资快速调运体系,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12小时将首批应急物资运抵灾区。加强应急物资运输绿色通道建设,建立应急物资优先通道和快速通行、快速通关机制,建立区内高速公路应急物资和应急队伍运输免费通行制度。推动应急物资指挥调度平台、仓储智能管理系统建设,为应急物资生产、采购、储备、调拨、运输、配送、发放、回收、征用、捐赠全过程全链条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撑,有效提升应急物资管理效能。(来源:广西新闻网)
热点新闻
- 我国拟修法明确:划分空域应当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
- 西安工大破解应急物资配送三大痛点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