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特大森林火灾完成空中撤离
发布时间:2017-06-15
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特大森林火灾完成空中撤离 单次机载人数140人创记录
新华社呼和浩特5月8日电(记者邹俭朴 姜雪兰)空中机降是森林火灾发生时经常使用的运兵手段。记者从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特大森林火灾扑火前线指挥部获悉,大火扑救过程中,飞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火场人员空中撤离任务全面完成,总计人数近3000人。
据前指介绍,5月6日,火场明火全部扑灭后,一架空中“巨无霸”M-26TC直升机在执行空中撤离扑火人员任务时,因情况紧急,首次机载140人并成功撤离。
当时,根河满归航站实施空中撤兵,一架M-26TC在连续飞行3架次后,临近日落,仅剩1架次飞行时间,但此时火场还有140人衣着单薄留在大雪低温中,尚未撤离。
情况刻不容缓,航站与机组紧急协商,在连续飞行油量减少的情况下,考虑飞机载重量范围,一架次将140人全部撤离,这也是该机型有据可考承载人数最多的一次。
在毕拉河特大森林火灾发生的几天里,由于当地地形复杂,不少火线只能从空中运兵切入,飞机是扑火任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2日下午,北部原始林区俄罗斯入境火被成功扑灭后,根河满归航站立即组织飞机,第一时间转场毕拉河林业局火场。
3日,风力转小,扑火队员大批进入火场,根河满归航站也进入了最忙碌的一天。仅一上午的时间,投入火场兵力达1300余人。此次飞行任务,最难的就是通讯保障,林区通讯条件极差,给组织飞行带来了极大难度。
“机组人员为了抢时间,都是空中就餐。3日晚上,有2名机组人员住在飞机上,出现了呕吐症状,经简单医疗救护后,依然坚持飞行。”根河满归航站副站长沈显成说。
在火灾扑救过程中,飞机共空运物资10余吨,吊桶洒水400余吨,累计飞行116架次、170余小时。
据根河满归航站站长王忠宝表示,M-26TC机组发挥了重大作用,一天最多飞行11小时,单机飞行达8架次;一天运兵人数最多达790人,出色地完成了运兵任务。
热点新闻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
- 蔡进:2025年新年贺词
- 解放爱领航关爱货车司机,为梦想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