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国内首个智慧物流指数发布
发布时间:2017-06-15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温婷)由交通部科学研究院、菜鸟网络与阿里研究院共同制作的《中国智慧物流大数据发展报告》今日正式发布。报告首次完成的“智慧物流大数据发展指数”显示,2016年指数全年均值为40.9,中国智慧物流建设尚处于“快速安装”阶段。
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区域时效方面,沪、浙、江排前三,西藏最慢。另外,物流业务数据化程度相对较好;数据基础设施还处于起步阶段,指数值仅为18.8;物流协同化处于高速发展中期,基础协同相对成熟,末端协同仍需加强。
数据进一步显示,通过对全国各省市区的时效比较,长三角地区继续保持领先,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位列全国前三。三地也是我国物流业务大省,合计占到全国总量的13%。这说明物流时效与物流业务量大小正相关,业务量越是饱满,越有利于提升物流效率。
报告强调了“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一切业务数据化实现物流信息的可跟踪追溯,让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透明;一切数据业务化是通过大数据产品开发,把大数据应用到具体业务的过程,通过大数据产品赋能物流各个环节,从而实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从智慧物流的数据表现来看,跨境物流仍是行业的痛点所在。其中显示,2016年全年境内物流详情数据完备率指数为84.8,发展较为成熟。而跨境物流详情数据完备率指数仅为13.5,原因是跨境涉及多方协同合作,数据获取难度较大。不过,全年分月度看,指标呈波浪形上升态势,正在逐步改善。这也意味着物流要素有待加强连接,信息联通是智慧物流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物流业信息化程度整体不高,全国7000万家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之间缺乏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孤岛”现象突出。
热点新闻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
- 蔡进:2025年新年贺词
- 解放爱领航关爱货车司机,为梦想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