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军民融合不能在低层次徘徊 更不能局限于买借嫁接
发布时间:2017-06-15
提升军民融合的内聚度耦合度复合度
陈海锋 武警广州指挥学院政治部干事
北斗导航卫星、水下机器人、3D打印机、射频集成电路和军民通用计算机等一系列“颠覆性科技”闪耀登场,成为去年10月举行的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上的夺目亮点。面对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转型、矛盾问题交织等严峻复杂的社会安全形势,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决不能将军民融合停留在谋合作、签协议、搞计划上,而应着重解决诸如理念不够刷新、渠道不够通畅、制度不够完善、机制不够健全、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求得智能互补、效益合力和共进双赢,为改革强军的战略要求提供强大的思想理念、装备技术和人才智能支撑。
深入融思想,提升内聚度。军民融合,本质上是打破军民界限,关键在于冲破思维藩篱。只有冲破阻碍融合的思维惯性,才能消除“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疑惑困惑,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图景。随着军民融合发展力度加大,面对军工行业危机、技术岗位裁减、利益壁垒破裂等趋势,一些人自我革新的勇气不够足;随着军民融合程度加深,一些人主动融合的思想相对封闭。应坚持问题导向,以强烈的集成思维、发散思维、跨界思维,为深度融合扫除思想障碍、观念弊端和思维“围墙”。
深入融科技,提升耦合度。目前,我国很多民用高新技术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超过军工单位。深度的军民科技融合,既节约科研成本,又极大缩短效能差和代际差,有效破解科技发展和装备升级难题。信息化时代,很多军用科技装备的军民技术通用性比较高,军民科技融合不能在低层次徘徊,更不能局限于买借嫁接。应坚决摒弃对民用高新技术“纳而不入”“融而不合”“引而不用”的做法,积极构建共钻共研、共享共用、渗透兼容的军民科技融合关系,激发民用高新科技向军队武器装备的孵化功能和助推作用,弥补科技装备“短板”,实现科技研发、技术更新和装备换代的效益最大化。
热点新闻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
- 蔡进:2025年新年贺词
- 解放爱领航关爱货车司机,为梦想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