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邮箱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国防动员建设,下好军地“一盘棋”?

    发布时间:2017-06-15

      国防动员是连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桥梁与纽带,是把国防动员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基本途径。新形势下如何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国防动员建设?请看今日《中国国防报》的报道——

      平战结合,下好军地“一盘棋”

      ——军地代表委员共话军民融合系列报道之二

      ■中国国防报记者 张军胜 中国改革报实习记者 赵薇

      国防动员是连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桥梁与纽带,是把国防动员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基本途径。新形势下如何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国防动员建设?“两会”期间,记者就此采访了军队人大代表、军事科学院陈舟研究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运城市市委书记、运城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一主任王宇燕。

      组织融合畅通管道

      “中央成立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后,军民融合组织领导如何向国防动员领域延伸?如何定位省级以下军民融合指导部门的职能?”会议期间,不少代表委员谈起国防动员时都很关心这样的问题。

      过去,缺少军民融合组织领导机构,国动委综合办一度承担了许多具体工作,但总感到“力不从心”。遇到类似“尴尬”的并非国动委综合办一家,省军区政治部的秘群处、地方的民政厅(局),也常常担负着军民融合相关工作的协调任务。

      陈舟代表在调研后谈道,国防动员领域的军民融合,首先要抓组织融合。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应当高度重视与国防动员系统组织机构的对接和融合,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渠道。也可以考虑以筹建军民融合领导机构为契机,重组、整合具有国防动员职能的相关办事机构,统一机构设置和编制,明确军地相关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在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工作中的职责、权限和任务。

      省级以下军民融合领导机构的职能应当怎么定位?王宇燕代表认为,省级以下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应当既是贯彻执行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方针、政策的落实者,又是组织实施本地区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的执行者,应当承担本区域军民融合发展规划、政策制定、信息发布、重点领域项目管理等具体职责。只有这样,才能把军地两方紧密连接在一起,把地方政府的行政职能和国防动员系统的军事职能内在地融合起来,平战结合,下好军地“一盘棋”。 

      制定标准融合共享

      两年前,广东某市组织一场国防动员演练。过境部队一辆装甲车零件损坏,请求该市国动委支援。该市有关部门几经辗转,才在100多公里外的一家仓库找到配件,险些误了事。演练复盘时发现,近在十几公里处的一家企业就有该型号配件,因信息不共享,导致跑了冤枉路。

      除此之外,国防动员信息系统“烟囱林立”的现象也比较突出。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仅人民武装动员相关信息系统就有9个,但由于这些系统研发单位不同、软件编写不统一等原因,各类系统自成体系,无法互联互通。

      王宇燕代表谈到,军地两方要携起手来,建立统一的军民兼容的标准体系,统筹制定完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军用标准,凡是可以执行国家标准的,不再另行制定军用标准,或者在制定国家标准的时候预留军用接口。

      陈舟代表十分认同王宇燕代表的观点,他补充说道,在这方面,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军委国防动员部、军委战略规划办公室应该加强高层工作对接,根据国防和军队建设实际,详细列出军民通用标准清单,并根据实际适时调整、公开发布,打破军用和民用技术壁垒,最大限度实现军地资源共享和技术转化,有效提升国防动员能力。

      推动动员力与生产力双提升

      “国防动员建设促进经济建设主要在两个方面起作用。一方面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起科技带动作用。”王宇燕代表拿军队信息化建设举例,她说,军队信息化的推进将给军工通信、电子等领域带来千亿级的市场需求,也给集成电路产业带来发展新机遇。军转民未来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两年前,当传出要修建牡海城际公路时,黑龙江省海林市人武部政委高卫国就开始关注具体路线。规划路线刚一出来,他就向国动委建议:高速公路向西修建5公里。原来,他们辖区西侧有部分国防工事,可由于建设时间太久,原本修建的国防公路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作战需要。他告诉记者:“高速公路竣工的那一刻,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更多的是国防工事被串联起来后可能产生的军事效益。”

      国防动员无小事,军民融合不可少。谈起国防动员领域军民融合未来发展,陈舟代表信心满怀地表示,将经济建设的“棋局”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战局”紧密地统筹在民族复兴这个大局里,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步入快车道,一定可以实现动员力和生产力的双提升。

联系我们 | 人才招募 | 入会流程 | 专委会简介 | 最新政策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1号恒欣商务大厦413室 电 话:010-68215601 邮 箱:yjwl@cnel.cn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应急物流网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152号

京ICP备130058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