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
姜超峰:应急物流经受的考验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2-21
-
一场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肺炎疾病,搅乱了武汉,搅动了全国,影响了世界。2019年12月12日出现的病例,到2020年的2月7日,已蔓延至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和 24个国家,感染者31211人。其传染速度之快,超过了以前所有疾病传播。这场让人们心慌意乱的疾病带来的病毒源头问题、筛查问题、防疫问题、管理问题、医疗问题,等事件结束之后会有相应的总结和评估,我仅仅就应急物流问题谈一点看法。
应急物流成体系的研究已经有20年了,发表了许多份研究报告和政策建议,国家也成立了应急管理部。然而,在应对冠状肺炎问题上,似乎还存在一些问题。根据报道和各种信息渠道的信息,我感到防治冠状肺炎的应急物流方面,存在在医疗用品不足、治疗设备不足、病床不足、医护人员不足等问题。
根据研究,应急物流的核心是统筹管理、物资储备、有效送达。统筹管理是因为危急事件的处理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涉及到危急事件的发生地政府和部门,层级较多,需要协调的事情多,一环不通,无法进行下去。物资储备是把处理危急所需的物资预先存储起来,以备必需。但存储物资品种、数量、存储地点等需要经论证确定,以保证最短的距离和时间进行物资投放。有效送达是指物资到达目的地之后,要经过卸货、记录、拣选、分发等环节,将物资送达最需要的地方。
但是这些貌似科学的方案设计,并没有在武汉危急事件处理中实施。1月20日,还出现了医院公开要求向社会募捐医疗用品的情况,1月27日,在李总理视察武汉疫情时,医护人员还当场提出防护服和护目镜告急。 1月26日,圆通公司副总相峰汇总了物流企业支援武汉的消息,我们的物流企业总是冲在救援大军的前头。但问题是,起决定作用的是货主、是决策机构、货权单位而不是运输企业。储备单位管储备物资、商务部门管流通中的物资、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管物资的生产,他们和物流企业的合作才是成功的保障。医疗用品没能及时到位,是信息不畅还是协调不通?是决策缓慢还是环节梗阻?是对形势判断的失误还是掉以轻心?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医疗用品短缺一个多月没有解决,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对待应急物流的态度和工作作风也很重要。人命关天,疫情就是命令,应该立即行动,果断处置,指挥员的决心关乎战斗的输赢。山东卫健委在通报情况时说,该省组建了省级救治专家组和21支应急救治医疗队,并指导每个市组建了至少2支医疗队。全系统医护人员已全部取消休假,返回工作岗位。坚持中西医并重,专门设立中医药专家组,发挥好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救治方面的作用。调度医疗救治所需设施、设备,全省已有负压救护车43辆、负压病房245间、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57台、呼吸机9114台。干脆利索,没有废话。武汉封城之后,应急物流就做的较好,市民日常生活用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没有造成慌乱。那些匆忙离开武汉的人们反而生活在不稳定之中。这也说明,应急物流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只有工作作风踏实,细节落实,组织科学,才能度过危急时期。
还有的是,应该注意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作为后事之师。这次冠状肺炎和17年前的非典几乎如出一辙,同样是病毒感染、同样是迅速传播、同样是人命关天;也同样是手忙脚乱,物资匮乏,不如实报告情况,同样是中央决策,成立统一指挥机构;更同样的是,请出83岁的老专家钟南山担任专家组长,老专家不仅提出防治方案,还起到稳定人心,理顺大局的作用。危急时刻,诚信起了决定性作用。肺炎危急过去之后,一定要认真研究出一套应急物流的科学方案,认真总结出危急事件处理的正确方法。前车之鉴只有17年,怎么会很快忘记呢?30多年前,我在研究行政学时就提出,政务官常换,事务官不要常换,有经验的专家型官员,能够更好地处理危急事务。古代政治家管子说过,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这个用人之策还是很有道理的。
来源:物流城市联盟
热点新闻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
- 蔡进:2025年新年贺词
- 解放爱领航关爱货车司机,为梦想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