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邮箱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

    建设“四位一体”第一响应人体系,深化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0-02-24

      提示:推动基层应急科普工作,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是落实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作抓手。结合新型肺炎疫情暴露的基层应急工作短板,结合国内外已开展的第一响应人工作基础,分析“第一响应人”定义、发展和现状,提出“四位一体”第一响应人体系建设工作思路,目的是推动应急志愿者队伍自身技能建设及公众基本应急意识、知识、技能及能力提升。最终为深化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提供基层有力支撑。

       

      近日,我国人民饱受新型冠状病毒性感染的肺炎的肆虐,仅1个月的时间确诊病例达到4万余人,处于密切观察期的人数达到18万人[1],这对我国国民身心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化发展进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国民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则显得格外重要。据统计,截止2018年年底,医护人员总量达到1230万人,医护总人数占比国民总量0.9%,医疗机构数量达到99万个[2]。试图通过医护人员来切实保障每一位国民身体健康是件几乎难以实现的事情,因此这就需要每一个居民都要具备一定的卫生知识和健康常识。与此同时,由于国民的文化程度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及身心健康程度差异,很难达到每一位国民完全掌握卫生知识和健康常识。因此,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或拥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员来作为重点人员来培养其卫生知识和健康常识,并通过这第一批人来带动周边不同人群的学习卫生知识和健康常识。因此这第一批人就是医疗卫生“第一响应人”。

      20191129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安全防范机制建设抓牢抓实,推动安全宣传深入社区、农村、学校、企业、家庭等领域深化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3]202023日,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中指出,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领导干部的业务和专业能力,充分适应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的发展[4]。在这一系列工作会议中可以看出,把深化基层人员应急管理能力,以此防范灾害发生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结合目前的疫情发展以及应急管理发展的政策可以看出,深度解答应急管理“第一响应人”概念和持续深化应急管理“第一响应人”机制成为提升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1.“第一响应人”定义、发展和现状

      第一响应人 The First Responder)概念的提出最早来源于急救医疗行业,主要是针对交通灾害、紧急救援等突发事件设定的志愿服务行为。后来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灾害行为,将这一概念延伸到应急管理专业领域中,逐渐拓展至医疗救援、消防救援、安全管理等各类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中,被应急管理人员广泛使用,并获得了良好的收效。时至今日,第一响应人被定义为突发灾害事件后,在第一时间在现场,具有快速组织、指挥协调、专业处置能力,能够指挥现场民众徒手或利用简单工具开展抢险救灾的人员[5]

      第一响应人工作是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重要实施措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中早就提出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工作,针对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美国早就开展了社区响应队建设,德国人开展了类似的工作,即“第一响应人”工作,我国积极借鉴国外基层应急队伍建设,20103月,中德政府联合推广联合国“第一响应人教官培训”,把“第一响应人”的范围定义在警务人员、医务工作者、消防团队、人民教师、政府工作人员等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或者具有代表性身份的,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冲向第一现场的人员[6]20118月,联合国灾害救援“第一响应人”培训班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次主要针对北京市各个高校、高中等青年志愿者进行了培训,已经逐渐将“第一响应人”的范围拓展至社会群体中具有一定知识能力的人员[7]。随后各级地、市、社区、单位等均开展了“第一响应人”的培训项目。比如:自2016年起,青岛市政府将“第一响应人”培训列为市办项目[8],每年名额达到2万名,范围拓展至每一位市民;2020年,深圳观湖社区培训生命安全救助第一响应人”10349[9]近年来,红十字会第一响应人培训在各地市街道和社区相继开展。

      可以看出,这些“第一响应人”培训的对象均是基层人群,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或专业技能,同时能够在群众中发挥带头作用;培训内容均是具有一定减灾和防灾技能,同时能够实现合理处置灾害;培训的目的均是为了实现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发生频率、降低灾害的影响程度,保障国民对生活美好的需求。“第一响应人”培训的对象、内容和目的与我国开展应急科普工作的对象、内容和目的是一致的,并且两者之间有相互重叠部分,可以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因此笔者将应急科普教育与“第一响应人”进行深度融合,为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路径。

      2.“四位一体”第一响应人体系建设

      笔者将应急科学与工程教育体系原理与应急科普教育内容进行充分融合,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形成BTEIM应急科普教育体系[10],即“基础理论(Basic theory)、技术攻关(Technology problem tackling)、项目工程(Engineering)、产业服务(Industry services)、管理整合(Management integration)”五大体系。与此不同的是,应急第一响应人体系建设要不仅要结合应急科学与工程教育体系,还要将BTEIM应急科普教育体系融入其中,将其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为构建合理、可行、便捷的应急第一响应人机制提供参考。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四位一体”应急第一响应人体系(图1)。

      “四位一体”第一响应人体系是以“基层居民、专业技能、志愿者、科普培训”四个核心特征为中心,以防灾减灾为建设目标,以构建信息流传递渠道、提高灾害处置的的有效性、缩短灾害反应的时间为基本职责,以实施BTEIM应急科普教育、危机教育、预警预防培训、快速救援训练、灾害桌面推演等为建设内容,形成“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方案、第一职责”的四位一体应急第一响应人体制。

           

      根据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发展情况,要求风险防范工作要深入社区、农村、学校、企业、家庭等领域。因此,“四位一体”应急第一响应人体系建设的组织可以是社区、农村、学校、企业、家庭等,建设的对象设定为基层人民群众。可以根据基层人民群众是否具有医学、消防、水电等专业技能来将其进行“一次分离,随后根据基层人民群众的个人意愿,从志愿者和非志愿者角度进行“二次分离”;最后结合这两次的分离情况,使具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为不具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从而使其拥有制定合理方案和履行第一职责的权限,具备这“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方案、第一职责”四个条件就可以成为“应急第一响应人”。而具有专业技能和不具有专业技能的非志愿者则需要进行通过一定的途径,进行深度的转化,使其成为应急第一响应人,最终实现每一位基层人民群众都是第一响应人的目标。

      3.结论与展望

      1)对我国现有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进一步补充。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局限于政府、企业、社会等大的类别中,很少有从基层人民群众的角度来考量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应急科普和第一响应人机制建设都是从基层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减灾防灾的目标。但是第一响应人机制建涉及的范围更加的广泛,而“四位一体”第一响应人体系建设则将这一范围进行了适当的规范,使其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对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智慧化城市建设、透明化应急管控等国家战略目标的落实提供了法宝。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条件,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又是推进国家战略目标实施的必要条件。“四位一体”第一响应人体系建设实现了“公众参与、公众决策”,从根本上解决了最大限度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

      3)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第一响应人体系是把有限的应急管理资源拓展成无限的应急响应资源,促使每一位国民都成为“应急人”,每一个群体都是“救助团队”,极大的丰富了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的内容,极大的强化了应急管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质。对于充分发挥综合应急管理的资源整合优势,构建减灾防灾的联合力量,缩小受灾范围、弱化灾害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截至29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EB/OL]2020-2-10)(2020-2-10http://www.gov.cn/xinwen/2020-02/10/content_5476642.htm.

      [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8[J].2018.

      [3] 中国新闻网.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充分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特色和优势 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EB/OL]2019-11-30)(2020-2-10http://www.chinanews.com/gn/2019/11-30/9021468.shtml.

      [4]国家应急管理宣教网. 黄明在应急管理部党组会议上强调 激励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和抢险救援中英勇奋斗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EB/OL]2020-2-4)(2020-2-10http://www.china-safety.org/news/show-43563.html.

      [5]百度百科. 第一响应人[EB/OL]2019-2-19)(2020-2-10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C%AC%E4%B8%80%E5%93%8D%E5%BA%94%E4%BA%BA/12786900?fr=aladdin.

      [6]张俊.中德政府第一响应人教官培训项目在大连成功举办[J]. 中国应急救援, 2011(5):45.

      [7]本刊编辑部. 联合国灾害救援“第一响应人”培训在京成功举办[J]. 中国应急救援, 2011(5):2.

      [8]青岛大众网. 每年2万人免费参与第一响应人培训 与专业培训互补提升市民应对突发事件能力[EB/OL]2019-9-24)(2020-2-10

      http://qingdao.dzwww.com/zfpd/qingdaoyingji/201909/t20190924_17108177.htm.

      [9]人民日报. 深圳观湖培训万名“第一响应人”[EB/OL]2020-1-14)(2020-2-10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0-01/14/nw.D110000renmrb_20200114_5-13.htm.

      [10]钱洪伟,黄宇茜.公共场所应急科普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应急管理.2020,(1):30-31.

       

       

       

      文章发表在《中国应急管理2020年第2期。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救援研究所钱洪伟、黄宇茜稿,内容有删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联系我们 | 人才招募 | 入会流程 | 专委会简介 | 最新政策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1号恒欣商务大厦413室 电 话:010-68215601 邮 箱:yjwl@cnel.cn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应急物流网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152号

京ICP备130058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