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
战“疫”建言录:民革中央建议尽快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发布时间:2020-04-15
-
(抗击新冠肺炎)战“疫”建言录:民革中央建议尽快建立完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 路梅)民革中央日前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针对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问题,建议从加快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工作,推进应急预案和标准体系建设等环节入手,尽快建立完善一整套着眼当前、立足长远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提案指出,“非典”疫情之后,中国初步形成以《宪法》为依据,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核心,以相关单项法律法规为配套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但在此次疫情暴发期间暴露出了不少短板:《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可操作性不强、约束力不足;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之间不够协调;应急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综合协调应对不足等。
由此,提案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快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制定、修订工作。包括修订《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该法的配套法规、规章;对现有应急法律规范进行系统清理,消除不同立法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破除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局限性,实现应急法律规范体系内部的协调统一。
二是完善应急法律中的具体制度。一方面完善应急法的实施机制,建立应急法实施的预授权机制,假定不同类型的危机情景,只要相应的情景出现,相关机构可直接实施法律上规定的措施,不需要再层层请示汇报等待上级决策。同时,下级政府应将此报告到相应层级的上级机关,由上级关机及时对形势作出复核式的判断,如果认为下级机关的判断是错误的,及时纠正、调整乃至取消下级已经采取的应急措施,使科层制体系发挥复核、纠错的功能,从而避免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出多门、各行其是。另一方面,完善应急准备制度,充分考虑应急法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全面更新应急准备制度,给予其细化、刚性、严格的规定,避免在下一次公共危机来临时重蹈覆辙。
三是简化跨部门行政执法事项的协调机制。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的应急管理部门设立执法协调机构,对于需要协调的跨部门执法事项,由该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做出个案式的决定,临时确定一个部门负责处理。待疫情形势缓解或者结束之后,再补办其他部门的执法程序。在补办程序中,经多个部门协商后,可以变更之前由一个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理决定。(完)
热点新闻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
- 蔡进:2025年新年贺词
- 解放爱领航关爱货车司机,为梦想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