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邮箱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

    以安全促发展公共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需加速

    发布时间:2020-04-29

      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让全国上下意识到,建立高效运转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多么重要;疫情之后,更加需要完善公共应急管理体系,来保障有序复工复产,保障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常态;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还要补短板,以科技赋能,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

      “摘下口罩”才能安心消费

      五一小长假到来,传统的消费旺季今年将难免受到疫情影响,毕竟全国大部分地区还没到摘下口罩尽情消费的时候,消费复苏缓慢也将进一步给经济稳增长施加压力。疫情终将过去,但是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必须加快补短板,因为疫情带来的教训太过惨痛。

      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史无前例,这是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从未应对过的突发情况。病毒快速扩散、群众恐慌就医,导致医疗资源发生挤兑,初期防御物质严重缺乏,资源调配错乱,应急体系混乱,对疫情防控极为不利,也给了别有用心者借题发挥的机会,同时,一定程度上市民的焦虑也集中出现。

      虽然我们很快地控制住累疫情,但是不能因此而忽视我们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薄弱,各级政府要抓紧补课,需要对公共安全管理进行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才能适应形势,老百姓才有安全感!才敢走出家门去消费、工作,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新基建”少不了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建设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会议指出,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能力,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部门协同,围绕打造医疗防治、物资储备、产能动员“三位一体”的物资保障体系,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品种、规模、结构,创新储备方式,优化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机制,确保重要应急物资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

      可见,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体系补短板已经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结合当前现状与未来的需求来看,需要要建立至从下而上,下到小区上到中央政府的公共安全信息平台,接入包括防疫疾控、防火抗洪减灾、交通指挥、环境保护等各类信息化网络。要把公共安全信息平台纳入新基建,大力度投资建设,提升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技术的突破,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老百姓才会更有安全感。

      谁来建?运营商当仁不让

      在面对重大突发事故时,人们最先想到是解放军,看到解放军的时候心就稳了。同样,在应对突发事件需要抢险的时候,央企、国企的担当就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在疫情发生时,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冲在前面,在为雷神山火神山医院提供通信保障时,运营商冲在了前面。运营商承担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主力军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运营商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国家信息通信骨干网由三大运营商承建和运营,具有国内甚至国际领先的技术和资源,其央企身份能够保证在资源调度、协同管理上具有优势。其次,运营商信息化系统建设经验丰富。运营商已经搭建起智慧家庭、智慧城市多平台资源,在智慧消防、智慧安防、智慧预警等方面拥有成熟的解决方案。第三,运营商网络具有互联互通优势。运营商网络互联互通是天然优势,同时与政府各部门、企业长期合作,已经形成信息交互网络。

      国家应急管理部在2018年成立,目前各级政府正积极建设应急响应系统,但关键是要建立公共安全信息管理平台,有这个才能指挥调度!具体建设应纳入智慧城市,做为核心内容来建,应依托中国电信等国有电信网络运营商的网络来建设,做为公用事业来运营。

        

联系我们 | 人才招募 | 入会流程 | 专委会简介 | 最新政策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61号恒欣商务大厦413室 电 话:010-68215601 邮 箱:yjwl@cnel.cn
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应急物流网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3152号

京ICP备130058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