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
聚合社会力量,打造“大应急”队伍
发布时间:2020-05-03
-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本报讯(通讯员 李鸿雁 融媒体记者 杨欣 张安琪) 南京将制定出台培育支持社会力量发展的意见,将各类应急资源、社会救援队伍拧成一股绳,打造南京“大应急”队伍,助力国家首批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这是记者日前从南京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召开的座谈会上获悉的。
据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调查统计,目前全市共有社会应急队伍26家,各类专职人员、队员和志愿者总数超2000人。现有社会应急队伍具备城市搜救、高空绳索救援、山地救援、水上搜救、潜水救援、医疗救助、后勤保障方面的能力。不过在产生积极社会效应的同时,由于应急力量较为分散、缺少较为统一的培训教程、训练场所落实难等,这些队伍也遇到了一些瓶颈。
如何发展完善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南京答案”初见雏形:南京将结合各社会应急救援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培育支持社会力量发展的意见,依托南京应急管理“181”信息化平台,帮助救援队伍规范制度、统一培训教程,力争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建设、队伍发展、应急联动、补助资金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
“这真是一场‘及时雨’。”南京人防救援队队长徐刚告诉记者,队伍组建以来,一直是队员之间结合自身专业互相培训,一些搜救项目只能依靠老队员传帮带,专业性、系统性培训渠道比较窄。如果能依托市应急管理局接受一些专业培训,再碰上专业性要求较高的突发事件,队员们也能“来了能上、上了能战”。
“聚合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壮大南京‘大应急’队伍,是双赢之举。”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依托南京应急管理“181”信息化平台和指挥中心,通过分类编制培训教程、组织搜救培训、指导专业性训练和实战化演练、开展联勤联动联训等,培育、发展一批贴近一线、组织灵活、充满活力,在应对突发事件、服务老百姓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应急力量。
热点新闻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
- 蔡进:2025年新年贺词
- 解放爱领航关爱货车司机,为梦想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