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
加强新时代军队应急能力建设
发布时间:2020-06-05
-
“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必须统筹军地各方力量,总结过去和当前应急经验教训,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完善重大突发事件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围绕加强新时代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军队应急能力建设,全国人大代表、陆军勤务学院教授吴少华提出两方面建议:
首先,加快健全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018年3月,国家设立应急管理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随后,各省、市、县(区)分别成立相应的应急管理机构。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应急管理体系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如军地统筹协调较差、应急管理体系有待优化、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有待完备等。
吴少华建议,转变应急观念,坚持以防为主、防救相结合,把应急管理工作重点从事件应对转到风险防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预警和监测网络,尽快建立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在国家不同层面、社会不同领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发布,增强全民风险防范意识。
完善应急体制机制,把应急救援力量从单一力量延伸到综合力量。建议在中央和各级党政部门设立由军方参与,跨部门、跨领域应急协调机构,平时负责制定应急管理重大政策,领导协调推动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体系以及能力建设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建立以政府主导,军方为补充,社会为参与的全民动员、协调联动的应急管理工作新格局。
优化配置,健全军地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建设内容,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战时应战、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建立健全军地联储联供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预案。
其次,加强军队应急力量建设,提升军队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随着我国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上升,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是新时代赋予军队的使命任务。吴少华建议,拓展军队科研院所参与国家应急发展建设渠道。
他表示,军队科研院所在后勤专业保障、国民经济动员、应急装备工程技术、战时医疗救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学科群优势和科研力量,依托军队科研院所优势学科专业和资源条件,在国家应急项目管理部门和应急管理业务部门积极吸收军队应急科研教学力量,对应急领域的科研攻关、装备研制、成果应用及人才培养给予倾斜,从而增强军队应急服务力量,为军地应急管理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国防动员体系有机融合,做到综合协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既能有效满足应付突发事件需要,又能满足应对战争需求。
热点新闻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
- 蔡进:2025年新年贺词
- 解放爱领航关爱货车司机,为梦想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