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 > 正文 新闻中心 > 专委会新闻 >
我国首个军地两用应急物流实验基地落户宜昌
发布时间:2017-06-15
6月21日,三峡应急物流中心“军地两用应急物流实验基地”授牌仪式在湖北宜昌举行,宜昌富程祥云物流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荣获“军地两用应急物流实验基地”称号的企业。
中国军事物流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教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宗喜少将为宜昌富程祥云物流有限公司授牌。
中物联应急委常务副主任张明宣读了《关于命名“军地两用应急物流实验基地”的通知》。通知指出 “三峡应急物流中心建设项目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服务国防与三峡工程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家应急救灾物资储备战略布局的必要补充,为有效应对三峡库区频发的自然灾害与公共突发事件提供保障。同时,三峡应急物流中心建设符合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应急委将随时关注该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并作为应急物流基地建设试点进行重点培育。”
湖北省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中物联评审专家、高级评审员章学军代表专家评审委员会,就三峡应急物流中心申报“军地两用应急物流实验基地”的评估情况进行了全面、综合性的点评发言。他说,中物联应急委专家评审委员专家会同省市应急物流专家一起,对三峡应急物流中心项目进行了评估调研工作。听取了申请单位——宜昌富程祥云物流有限公司有关项目规划、建设情况的汇报,对园区及运营模式进行了实地考察。经专家组的综合评审,决定授予三峡应急物流中心“军地两用应急物流实验基地”的称号。并建议在建设中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区域联动,准确定位、创新模式、长效发展和加强应急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宜昌市副市长郑兴华出席授牌仪式并发表讲话。她说,宜昌市是湖北省省城副中心城市,近年来市域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迅速扩大。而宜昌市所在地靠近三峡大坝,三峡库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形高低悬殊,山高坡陡,河谷深切,水系发达,境内暴雨和洪水频繁,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域,其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突发性强的特征。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1800多处,灾害体达47亿立方米,涉及37个乡镇,威胁着10余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三峡库区浅源地震、水旱自然灾害发生概率高,重特大交通事故、重特大化学品污染事故、重大矿难等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也易发生。因此,在中物联应急委的精心指导、重点培育下,按照“军地两用的”标准建设三峡应急物流中心,加大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力度,构建快速响应的应急物流指挥机制,加强应急抗灾教育,快速提供应急救灾、应急战备物资,有效提升对三峡库区的自然灾害、公共突发事件和军事行动的应对能力;以实行“平时经营,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军地联动,平战双赢”;三峡应急物流中心一定能够按照“军地横向联动、纵向整合、有机衔接的组织管理体系要求和有关应急物流企业应急能力建设的新的国家标准,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军地两用应急物流实验基地”。
作为首家进驻三峡应急物流中心的企业——三一重机宜昌博勒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志强,结合三一重工在汶川、玉树、芦山及日本等地震救援实践,发表了《三一重机助力应急物流发展》的激情讲话。
此次授牌仪式由宜昌市发改委副主任郭向东主持。来自湖北省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会、宜昌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应急办、市发改委、市物流办、三峡大学、猇亭区政府、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委、市环保局、市交通物流发展局、市经动办、市交战办、有关社会团体等负责人和进驻园区的应急装备代理经销商、第三方物流企业等代表出席了授牌仪式 。
会后,王宗喜一行在富程集团副总经理曾丽辉的陪同下,参观考察了富程集团和筹建中的应急物流实验基地。
热点新闻
- 统筹谋划扎实推动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 加快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中物联发布2025年1月政策辑要
- 全国各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建成
- 应急管理部召开全国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工作会议
- 湖北构建“1+4+N”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亚冬会赛场外的科技力量:联合飞机Q20无人机为高速保驾护航
- 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西安为四类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 李曜坤: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四部门关于加强极端场景应急通信能力建设的意见
- 中央社会工作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措施加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
- 应急管理部:加快应急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制度 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
- 中物联发布2024年12月政策辑要
- 蔡进:2025年新年贺词
- 解放爱领航关爱货车司机,为梦想助学